要闻!企业标准备案虚假宣传乱象整治:市场监管总局出击 打造诚信规范市场环境

博主:admin admin 2024-06-29 18:35:31 85 0条评论

企业标准备案虚假宣传乱象整治:市场监管总局出击 打造诚信规范市场环境

北京讯 近期,市场监管总局加大对企业标准备案虚假宣传行为的整治力度,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企业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此举旨在规范企业标准管理,维护市场秩序,保护消费者权益,为营造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打下坚实基础。

虚假宣传手段多样 严重扰乱市场秩序

一些企业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,编造虚假信息,以“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备案企业”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,误导消费者和公众。这些虚假宣传手段多样,包括:

  • 在企业官网、宣传资料、产品包装上印制虚假标注,声称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认可或认证;
  • 冒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其他相关机构名义,颁发虚假证书或牌匾;
  • 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虚假信息,谎称企业标准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审核。

这些虚假宣传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,损害了消费者权益,也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了不良影响。

市场监管总局组合拳出击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

为整治企业标准备案虚假宣传行为,市场监管总局采取了多项措施,形成了“组合拳”效应:

  • 开展梳理排查:组织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,对企标平台疑似存在虚假宣传行为的企业逐项梳理、建立台账。
  • 及时发出警示:通过企标平台发布警示信息,提醒企业、公众注意防范。
  • 畅通举报渠道:明确举报途径方法,鼓励企业、公众积极监督举报。
  • 严肃处理整治:责令涉事企业限时整改,并在企标平台进行公示。

截至2024年5月,市场监管总局共发现并处置了17起涉嫌以“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备案企业”等名义虚假宣传的不良行为,相关情况得到有效遏制。

企业应诚信经营 消费者应提高警惕

市场监管总局提醒广大企业要诚信经营,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杜绝虚假宣传行为。同时,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,通过正规渠道查询企业信息,不要轻信虚假宣传,必要时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。

整治企业标准备案虚假宣传行为是一项长期的任务,需要多方共同努力。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执法力度,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,为营造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提供有力保障。

《热辣滚烫》:票房火爆,内核引热议

北京 - 由贾玲自导自演的电影《热辣滚烫》在春节档期取得了巨大成功,票房突破34亿,位居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14位。然而,这部电影的热度却与其内核深度形成了鲜明对比,引发了观众的热议。

电影讲述了大学毕业后一直宅在家的杜乐莹(贾玲饰)在经历了一系列人生变故后,最终选择勇敢面对生活的故事。影片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了当代女性的困境与觉醒,引发了观众的共鸣。

然而,也有不少观众认为,电影的内核过于浅薄,并没有对女性困境进行深入的探讨。有影评人指出,影片将女性的困境简单归结为“身材焦虑”,并将自我突破的唯一途径设定为减肥,这是一种对女性的刻板印象。

此外,影片对“YOLO”精神的诠释也受到了质疑。有观众认为,影片将“YOLO”理解为“及时享乐”,忽略了其背后的责任与担当。

尽管存在争议,《热辣滚烫》仍然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电影。它反映了当代女性的普遍焦虑,也展现了女性追求自我、突破自我的力量。影片的热映也证明了大众对女性题材电影的关注与期待。

媒体观点:

  • 《新京报》:电影以喜剧的形式包裹了深刻的现实问题,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。
  • 《南方周末》:电影对女性困境的探讨流于表面,缺乏深度。
  • 《澎湃新闻》:电影对“YOLO”精神的诠释过于偏颇,误导了观众。

观众评论:

  • “电影很搞笑,也让人感动。但看完之后,我仍然觉得有些迷茫,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应该往哪里走。”
  • “电影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让我很不舒服。女性的价值难道只体现在身材上吗?”
  • “我觉得电影传达的‘YOLO’精神很有正能量,鼓励我们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。”

结语:

《热辣滚烫》是一部引发了多方观点的电影。它既有成功的商业元素,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不足。这部电影的热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,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女性的困境与未来。

The End

发布于:2024-06-29 18:35:31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华晖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